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游祥洲博士专访净空法师

    平等,真诚平等才能化解一切问题。如果觉得我比你好,你不如我,这是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连世间也没有契入。真正契入了,不会有这个概念,他的心真正到清净平等,清净平等生智慧。   诸位同学也晓得,清净心生...,前七天(今天是最后一天)举行佛七会,精进佛七;念了七天佛,明天上午举行仪式,下午举行三时系念,就用这个方式来纪念我们的祖宗。   “孝”是我们中国民族,这是大根大本。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0477113.html
  • “独坐大雄山”——寻访百丈寺与怀海大师

    ”因此,虽然传法中大师们不能不说话,但听者决不可拘泥于文字,必须跳出语言文字外,去“蓦直悟解”。在怀海大师看来,僧众只要不执著外境,亦不执著知解,便跳出世间,便是“自由人”。   佛是什么?怀海...马祖道一阐化于江西南康龚公山和洪州钟陵开元寺,后归骨靖安宝峰。其法嗣怀海大师结茅宝峰,为师尊守灵,继续修习“洪州禅”,至使“众所归集,意在遐深”,后迁移到新吴县进城乡(今奉新县罗布)小雄山建“普化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078740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我们安住于清净所缘的实相中。然世间有名义二者,名是能诠,义是所诠。名能诠义,但并不能亲证得义的自性,不过是世俗共许的符号。义是随名而转,似乎可指可说,但义实不一定由某名诠表。名不离义,不即是义,义不...成就三宝在世间的延续。 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事实,而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更不容否认。然而我们打开《金刚经》,却多处说到如来无有说法。如经曰:“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?如来有所说法耶?须菩提言:如我解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传奇

    说法,明白“世间”是“有为”,“如来藏”是“无为”;既然都是“无为”,就应当“无相”;为什么忽然生起山河大地无情的世界以及有情的众生呢?   释尊依据富楼那这一问,详细解答“空如来藏”是不变之体,...要先介绍老和尚畅谈佛教的真理及痛斥末时期教徒的衰相,以便大家了知这位现年一百十九岁的老人,思想正确,是一位站在时代前面,拥护真理续佛慧命的菩萨摩诃萨。   民国三十一年(岁次壬午)是老和尚一百○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779199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,才写成经典的。佛教的经典,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。一部经典,是一次会的记录。一部佛经,不仅有佛陀的言教,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。佛陀是一位觉悟者,是一位智慧者。三业中流露出来...想、行、识是精神现象,属于心理状态。世间的一切虽然很多,都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。   处,指十二处,即六根六尘。六根,指生理上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,主要是通过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人本佛教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

    佛国浮土,从“教理”、“教制”、“教产”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创新发展,自成体系、自成一家。在不违犯世间的前提下,可以说,佛光山是一个充满独特理想色彩的佛教独立王国。   但是,在一片赞美声中仔细思辨之...佛法虽亦容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学,今以适应现代人生之组织的群众化故,当以大悲大智普为群众之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,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二义。   大乘佛法,虽为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圆满,...

    王志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5079436.html
  • 阿旃陀·巴米扬·吐鲁番与敦煌间的文化联系

      该说出世部(Lokottaravadin)即为大众部(Mahasanghika)的一个支派。该派认为:“世间但有假名,都无实体。”唯有“出世之”才是真实的。   巴米扬艺术家颇受说出世部的影响,他们制作巨形佛像以产生佛的面貌难为一般人理解的效果,这就适应了该派所认为的“世界之,为自颠倒惑业而生之果,悉是假名”的思想。   尽管玄奘已记载巴米扬为小乘佛教,尤其是说出世部的一个中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480503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1)

    生于子。此心亦尔。体具染净二性之用。故依染净二种熏力。能生世间世间也。是故经云。如来藏者。是善不善因。又复经言。心性是一。云何能生种种果报。又复经言。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而生也。故染净平等名之为如。...不空镜也。是以起信论言因熏习镜。谓如实不空。一切世间境界。悉于中现。不出不入不失不坏。常住一心。以一切即真实性故。以此验之。具足世间染法。亦是不空如来藏也。上来明具足染净二。以明不空义竟。次明藏体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2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二名之异。问曰。云何以意识依止净心修观行。答曰。以意识知名义故。闻说真心之体。虽复寂静而以熏习因缘故。性依熏起显现世间世间。以闻此说故。虽由止行知一切毕竟无相。而复即知性依熏起显现诸法不无虚相。... 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  次明何故依止。问曰。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观。答曰。以此心是一切根本故。若法依本则难破坏。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观也人若不依止此心修于止观则不得成。何以故。以从本以来未有一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
  • 神智从义对“具”的反思

    空中」,以显示与世间外道之区别,所以《集解》云:   是故应知,具即是假,假即空中。别教已还,尚不识具,况识空中。具是体德,空是体量,非德非量是名为性体。体即中道,量即是真,具即是俗。混而不杂,离亦... 结语   从前述的论述中,吾人仍然可以看出从义虽然对知礼的「具」展开批判,然其本身的思想仍然立基于空中理体寂灭具三千世间而来,换言之,仍不离理具之模式,以空中理体寂灭具足三千为其立论基础,以此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5.html